返回 健康管理—两性健康—葳蕤366

宝宝吃手竟藏着这么多学问,教爸妈巧妙引导避免不良习惯

2025-07-04

在宝宝成长至2~3个月大时,其手指功能逐渐分化,开始展现出各种手部动作。当宝宝能够自主地将手放入口中啃咬时,这标志着他们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实现了良好的配合与协调。

吃手——宝宝成长的小信号

宝宝刚出生时,由于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无法自主地将手放入口中。然而,随着成长至2~3个月,他们开始具备这一能力,这不仅是身体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是智力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爸爸妈妈们应当为宝宝的这一进步感到欣喜。

吃手:宝宝心理需求的体现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指出,吃手行为在宝宝心理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帮助宝宝缓解不安、烦躁和紧张情绪,起到镇静作用。若强行制止宝宝吃手,可能会引发逆反心理或留下心理阴影。国外研究还发现,若在这一时期宝宝的行为受到过度约束,口的敏感期没有得到恰当的引导,那么他们长大后可能更容易形成具有攻击性的性格。4~5个月的宝宝正处于口的敏感期,他们喜欢通过含着妈妈乳头或咬着小手来获得安全感。如果吸吮、舔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宝宝可能会感到不安,并产生暴躁、抑郁等不良情绪。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避免形成吃手的不良习惯

尽管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和心理需求,但爸爸妈妈们仍需注意以下几点,以避免宝宝形成不良习惯:

  1. 保持手部卫生:经常帮助宝宝洗手,防止细菌入侵引起感染。
  2. 提供磨牙工具:在宝宝长牙期间,准备“磨牙棒”等物品,以满足他们的啃咬需求,从而减少吃手的频率。
  3. 给予充足关爱:爸爸妈妈应多与宝宝接触、拥抱,建立牢固的安全感,减少宝宝因缺乏安全感而吃手的行为。
  4. 转移注意力:根据宝宝的发育阶段,与他们一起玩玩具、聊天、讲故事等,适当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减少对吃手的依赖。
  5. 避免强行制止:尊重宝宝的逆反心理,避免强行阻止其吃手,以免适得其反,强化这一行为。
  6. 适时引导戒除:对于2岁以上的宝宝,爸爸妈妈应开始引导他们慢慢戒掉“吃手”的习惯,以免影响牙齿排列,导致手指脱皮、肿胀甚至感染等问题。

最新文章

警惕!体检报告里的“无害”结果,或许正在摧毁你的肝脏

热点

 

阅读10879

30岁和45岁:人体衰老的两个关键转折点

热点

 

阅读15186

久站、久坐、跷二郎腿……这几个行为习惯正在毁掉你的腰

健康

 

阅读12007

夏天膝关节疼痛高发期!科学防治方法务必掌握!

热点

 

阅读18671

四缝穴这个人体手部“宝藏奇穴”,竟能消食导滞祛痰化积,守护全家健康

健康

 

阅读12734

冀ICP备20220190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