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健康管理—两性健康—葳蕤366

蛔虫性肠梗阻的症状与预防措施

2025-06-06

一、蛔虫性肠梗阻的典型症状

蛔虫性肠梗阻是肠道内蛔虫大量聚集引发的机械性肠梗阻,常见于儿童,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其典型症状包括:

阵发性腹痛
腹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呈阵发性绞痛,疼痛可反复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间歇期可缓解。儿童常因疼痛剧烈而哭闹不安。

呕吐
早期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进展,可吐出胆汁或蛔虫。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

腹胀
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相关。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腹胀显著,可遍及全腹。

停止排气排便
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多不再排气排便,但早期高位肠梗阻可能仍有少量排便排气。

腹部包块
约半数患者可在脐周或右下腹触及条索状或香肠样肿块,质地软,可轻度移动,指压有高低不平感或窜动感。

全身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甚至休克。若蛔虫团引起肠壁坏死穿孔,可出现腹膜炎症状。

二、蛔虫性肠梗阻的预防措施

预防蛔虫性肠梗阻的关键在于切断蛔虫感染途径,具体措施包括:

改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尤其是儿童,避免虫卵经口感染。
不喝生水:饮用经过煮沸或消毒的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井水、河水。
生熟分开:处理食物时,生熟刀具、砧板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
洗净果蔬:蔬菜、水果需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必要时去皮食用。
煮熟食物:肉类、鱼类等需彻底煮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
避免污染:不食用被粪便污染的食物,如未洗净的甘薯、胡萝卜等。
定期驱虫治疗
儿童驱虫:建议2岁以上儿童每年进行1-2次驱虫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咪唑等。
高危人群:卫生条件较差地区的居民、有蛔虫感染史者应定期驱虫。

改善环境卫生
粪便管理:避免人畜粪便直接用作肥料,推广无害化处理(如堆肥、沼气池)。
灭蝇防虫:减少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的滋生,避免其传播虫卵。
健康教育
普及知识:通过学校、社区宣传蛔虫病的危害及预防方法,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儿童教育:教导儿童不随地大小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三、早期识别与就医

若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尤其是儿童,应高度怀疑蛔虫性肠梗阻的可能。及时就医可通过腹部X线、B超等检查确诊。早期非手术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驱虫、解痉等)多可缓解,若出现肠绞窄、穿孔等并发症,需紧急手术。

通过综合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蛔虫性肠梗阻的发病率,保障儿童健康。

最新文章

生酮饮食真那么神?抗癌、减肥、降血糖?医生警告:别乱试,小心伤身!

热点

 

阅读12495

黑巧克力降血糖?牛奶巧克力长胖?真相来了!这样吃巧克力才能健康

热点

 

阅读10902

复合维生素:到底是健康新宠还是健康隐患?

热点

 

阅读17177

宝宝吃手竟藏着这么多学问,教爸妈巧妙引导避免不良习惯

育儿

 

阅读11813

“三高”来袭不再慌!一文读懂高危人群、防治六要点和中医养生防治妙法

热点

 

阅读17646

冀ICP备20220190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