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健康管理—两性健康—葳蕤366

三伏天出汗多、没胃口还湿气缠身,这些入伏必吃祛湿食物快安排上

2025-07-24

三伏天,堪称一年中最为酷热难耐的时段。在这段时间里,人体出汗量大增,食欲也常常受到影响而下降,与此同时,还极易遭受“湿气”的侵袭。一旦湿气在体内积聚过重,人就会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变得黏腻不爽,甚至可能引发皮肤问题和关节不适等状况。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那些湿气重的人,往往脾胃功能较为虚弱。所以,在入伏期间,通过合理饮食来祛湿就显得尤为关键。

入伏吃什么能助力身体排湿

薏米

薏米性凉,味道甘淡,具备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显著功效。入伏之后,用薏米煮粥或者煲汤,能够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有效改善因湿气过重而导致的身体沉重、乏力等症状。不过要注意,由于薏米性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过量食用,可以搭配山药、红枣等食材,以此中和其寒性。

红豆

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湿、补血养颜的作用。入伏后,将红豆与薏米搭配在一起煮水或者煮粥,祛湿效果会更为出色,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和营养,缓解夏季因大量出汗而导致的身体虚弱。煮红豆的时候,最好提前浸泡,这样更容易煮烂,便于人体消化吸收。

冬瓜

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而且它水分含量丰富、热量低,是入伏后去除湿气的理想食物。无论是炒着吃、做汤,还是凉拌,都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减轻湿气重带来的腹胀、水肿等不适症状。

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能够健脾养胃、补肺益肾,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湿气的运化。入伏后,脾胃容易受到暑湿的影响,适当食用山药,比如蒸山药、山药粥等,可以改善因脾胃虚弱而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间接起到祛湿的作用。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是传统的祛湿食材。入伏后,可以用茯苓煲汤、煮粥或者泡水喝,能够帮助身体排出湿气,同时缓解因湿气重而导致的心神不宁、失眠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去湿气的食物大多偏寒凉或者具有利水的作用,不宜过量食用,以免损伤脾胃。脾胃虚寒的人应选择山药、茯苓等性平的祛湿食材,减少薏米、冬瓜等寒性食物的摄入。此外,饮食祛湿气还需结合规律的作息和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排出体内湿气。若湿气重的症状较为严重,例如长期身体乏力、舌苔厚腻等,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调理。

最新文章

警惕!体检报告里的“无害”结果,或许正在摧毁你的肝脏

热点

 

阅读15928

30岁和45岁:人体衰老的两个关键转折点

热点

 

阅读17958

久站、久坐、跷二郎腿……这几个行为习惯正在毁掉你的腰

健康

 

阅读11963

夏天膝关节疼痛高发期!科学防治方法务必掌握!

热点

 

阅读12026

四缝穴这个人体手部“宝藏奇穴”,竟能消食导滞祛痰化积,守护全家健康

健康

 

阅读11163

冀ICP备20220190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