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健康管理—两性健康—葳蕤366

早睡早起,守护肝脏健康

2025-06-18

中医讲“卧则血归于肝”,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3点,是肝脏活动最为旺盛的时段。此时,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无疑是养肝的关键一环。充足的睡眠不仅能让人精神饱满,还能让心情愉悦舒畅。

春季虽适宜早睡晚起,但绝非窝在家中睡懒觉、上网、看电视、打牌不出门。居家时,既要注重保暖,又要保持通风,让空气对流,防止病菌滋生传播。

居家生活有两大忌讳,需格外留意。

其一忌熬夜。如今,不少人通宵达旦搓麻将、唱卡拉OK、上网、看电视,这种行为极为伤身,还会打乱生物钟。其二忌补睡。上班族、白领们平日工作忙碌,难得放假便蒙头大睡,日夜颠倒,连三餐都在睡梦中解决。然而,这种补睡方式对体能恢复并无益处,反而会打乱生物钟,日后可能加重睡眠障碍。

合适的做法是“早睡晚起”,以收阳养阴。早睡,以晚上10点左右为宜,老人、小孩还可适当提前。晚起,则是睡到太阳升起,大约早晨7点左右,此时大地阳气上升、阴寒散开。

“晚上23时不睡是不要脸,晚上24时不睡是不要命!”这句俗语广为人知,但现实中很多人入睡时间已推迟到23时以后,上网、看剧、刷微信成了晚睡的“标配”。

其实,不管是缺觉还是睡多了,对身体都不好。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在6.5小时至7.5小时之间,死亡率最低。少于6.5小时或高于7.5小时,死亡危险率都会大幅增加,尤其是睡眠时间超过9.5小时或少于4.5小时,死亡危险率直接翻倍。

我们晚上睡觉是充电,白天是放电。若晚上只充了50%的电,白天却要释放100%,那50%就得从五脏借。正所谓“晚上不睡叫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叫封杀阳气”。人体对宇宙日夜交替的规律极为敏感,体内生物钟让我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法则。而且,晚上23时到次日早上6时是睡眠的“黄金7小时”。

长期缺乏睡眠,危害极大。皮肤会变得暗黄粗糙,眼袋加重,身体免疫力也会下降。再加上熬夜时久坐不动,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却往往做不到,只因觉得死亡危险离自己还很遥远。为了健康,我们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养肝护体。

最新文章

生酮饮食真那么神?抗癌、减肥、降血糖?医生警告:别乱试,小心伤身!

热点

 

阅读11794

黑巧克力降血糖?牛奶巧克力长胖?真相来了!这样吃巧克力才能健康

热点

 

阅读10186

复合维生素:到底是健康新宠还是健康隐患?

热点

 

阅读17001

宝宝吃手竟藏着这么多学问,教爸妈巧妙引导避免不良习惯

育儿

 

阅读17267

“三高”来袭不再慌!一文读懂高危人群、防治六要点和中医养生防治妙法

热点

 

阅读13941

冀ICP备20220190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