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健康管理—两性健康—葳蕤366

“生男生女”并非纯随机:母亲生育年龄或影响子女性别

2025-07-25

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看,生男生女是一场纯粹的“抛硬币游戏”:正反面概率各占一半,完全随机。然而现实中人们会发现,有很多家庭连续迎来三个甚至更多的同性别的孩子,这真的只是运气吗?

近日,一项新研究指出,子女的出生性别可能不是简单的随机事件,而是可能受到母体特定因素的复杂调控。研究者们发现,母亲的年龄与遗传特征与只生男孩或只生女孩的现象显著相关。当母亲生育年龄越大时,越有可能连续生下相同性别的孩子。该研究于2025年7月18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作者是来自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等机构的一支研究团队。

该研究分析了超过58000名美国女性及其生育的超过14万名子女的数据,时间跨度长达近60年。研究者首先检验了子女的性别分布是否遵循简单的“二项分布”,即每次生育都是一次独立的、概率均等的“抛硬币”。结果清晰地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在拥有三个或更多子女的家庭中,清一色男孩或清一色女孩的家庭数量,显著高于纯随机模型下的预期。

这意味着并非所有家庭的“硬币”都是公平的。每个家庭(或者说,每位母亲)可能都因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拥有一个独特的、略微偏向男孩或女孩的内在概率。

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本该对半开的性别分布?正常情况下,性别分布本应大致对半开,但现实中却并非如此。在排除生育选择行为干扰后,一项关键发现引人关注:首次生育年龄较大的母亲,更易生出单一性别的子女。具体来看,首次生育年龄超28岁的女性,之后只生一种性别孩子的可能性达43%;而首次生育年龄低于23岁的女性,这一可能性为34%。

母亲年龄为何会产生这般影响,目前尚不明确,不过研究者推测这或许与女性体内因人而异的生物学变化有关。比如,有研究表明,月经周期第一阶段会随年龄增长而缩短,这可能更利于男孩出生;而随着年龄增加,阴道pH值下降,又可能有利于含X染色体精子的存活,进而增加生女孩的几率。

研究团队借助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首次找到了与这一现象相关的母体基因位点。他们发现,NSUN6基因附近的一个遗传变异(SNP)与母亲只生女儿显著相关,TSHZ1基因附近的另一个变异则与只生男孩显著相关。这充分说明,除了父亲精子决定性别这一广为人知的机制外,母亲的遗传背景同样能对子女性别产生影响。

还有一个问题备受关注:对于连续拥有数个同性别孩子的家庭,下一个孩子的性别概率会改变吗?研究团队构建的模型给出了肯定答案。在一个已有三个男孩的家庭中,下一个孩子仍是男孩的概率,从通常认为的约51%(男性出生率略高于女性)上升至61%;同理,在有三个女孩的家庭中,迎来第四个女儿的概率也升至58%。这一系列发现,为我们揭开性别分布背后的复杂奥秘提供了新的线索。

最新文章

警惕!体检报告里的“无害”结果,或许正在摧毁你的肝脏

热点

 

阅读15948

30岁和45岁:人体衰老的两个关键转折点

热点

 

阅读12472

久站、久坐、跷二郎腿……这几个行为习惯正在毁掉你的腰

健康

 

阅读12738

夏天膝关节疼痛高发期!科学防治方法务必掌握!

热点

 

阅读13464

四缝穴这个人体手部“宝藏奇穴”,竟能消食导滞祛痰化积,守护全家健康

健康

 

阅读11270

冀ICP备20220190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