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腺疾病领域,乳腺囊肿与乳腺纤维瘤较为常见,二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区别体现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性质以及处理方式等方面。
从发病机制来看,乳腺囊肿是由于乳腺导管扩张伴液体潴留而形成,其发生与激素水平波动密切相关,育龄女性是高发人群。乳腺纤维瘤则是乳腺纤维组织和腺上皮增生引发的良性肿瘤,与雌激素敏感性增高有关,多见于20 – 30岁的女性。
临床表现上,二者也有不同特点。乳腺囊肿常表现为边界清晰、活动度好的圆形肿块,触诊时有囊性感,在月经前还可能出现胀痛。而乳腺纤维瘤多为单发、质韧、无痛性肿块,表面光滑且活动度大,极少伴随周期性疼痛。
影像学特征是区分二者的又一重要依据。在超声检查中,囊肿呈现为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纤维瘤则表现为均匀低回声团块,且可见完整包膜。钼靶检查时,囊肿表现为圆形透亮影,纤维瘤则是边缘光滑的致密影。
病理性质方面,囊肿内容物为浆液性或血性液体,囊壁是扁平上皮;纤维瘤由增生的腺体和纤维组织构成,通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区分二者的组织学结构。
处理方式上,无症状的囊肿通常无需治疗,若囊肿较大可行穿刺抽液;纤维瘤较小者可先观察随访,若增长迅速或直径超过2厘米,建议手术切除,极少数可能恶变,需病理确诊。
为了维护乳腺健康,建议定期进行乳腺自检与临床体检,40岁以上女性每年接受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减少高脂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雌激素类食物。若出现肿块增长加速、皮肤橘皮样改变或乳头溢血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此外,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调节内分泌;进行瑜伽等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乳腺增生相关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