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口腔健康,是人们迈向长寿生活的重要秘诀之一。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长寿地区老人口腔中乳酸杆菌的丰富程度更高,这或许是他们健康长寿的缘由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也明确指出,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那么,口腔究竟是如何影响全身健康的呢?
老人不查牙,死亡风险陡增
近期,日本大阪公立大学护理研究生院在美国《老年学杂志:医学科学(老年学杂志A辑)》在线发表了牙科领域全球最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该研究以连续参加大阪府高龄老人医疗保险的94.67万名75岁以上老年人为对象,依据有无口腔检查和牙科诊疗数据,将他们分成四组,分析定期口腔检查和牙科就诊频率与死亡风险的关系。
结果发现,与定期口腔检查且无牙科就诊记录的老人相比,既不进行定期口腔检查又无就诊记录的老人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男性增加45%,女性增加52%。研究人员着重强调,口腔健康对老年人延长健康寿命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鼓励老年人定期参加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既能维护和改善个人口腔卫生,又能延长国民的健康寿命。
口腔健康如何影响寿命
2021年,清华大学针对48万人刷牙行为开展的研究显示,长期坚持刷牙的人群患慢性代谢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23.6%,平均寿命更长。相反,若忽视口腔卫生,可能引发或加重身体其他疾病:
- 风湿性心脏病: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髓病科副主任医师葛剑平表示,口腔不健康最常见的连锁反应是风湿性心脏病。牙周病患者口腔中的链球菌是诱发该病的元凶,当链球菌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堆积繁殖,可能通过牙龈炎破损处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 消化道疾病:2020年英国《肠道》杂志刊登的研究显示,口腔中的福赛斯坦纳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常见细菌与食道癌有关,有牙龈疾病史者患食道癌或胃癌的风险分别增加43%和52%。美国《细胞》杂志刊发的研究则表明,梭杆菌可随血液到达结直肠,促使结直肠癌发生发展。
- 阿尔茨海默病:近年来,科学家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进展部分归因于患者口腔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这些致病微生物可能突破口腔黏膜屏障侵入血液,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 代谢类疾病: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微生物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且糖尿病并发症部分表现为口腔疾病,如牙齿脱落。
- 癌症风险:有研究指出,牙龈疾病患者一生中患癌症的风险比健康人群高20%。另一项纳入一万多名健康志愿者、随访15年的研究发现,有牙龈疾病受试者的中风风险是没有牙龈疾病者的两倍多。
做到5点,维持口腔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应重视口腔健康,培养“一口好细菌”。
- 做好清洁是关键:保持口腔清洁是抑制致病菌的最佳方法。建议每天早晚刷牙,每次正确刷牙至少3分钟;有条件的话,每餐后都要刷牙,饭后坚持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需注意,含杀菌成分的漱口水会影响口腔菌群平衡,应遵医嘱使用。
- 常做叩齿训练:平时多做叩齿锻炼,每次空口咬牙15下左右,可促进口腔血液循环。
- 多吃杂粮、蔬果: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科学饮食,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多吃粗粮,在咀嚼中达到自洁效果;多吃蔬果,有助于降低炎症风险。葛剑平提醒,即使是零糖碳酸饮料,也会影响口腔健康,喝完饮料最好及时用清水漱口。
- 尽早戒烟戒酒:吸烟会降低口腔菌群多样性,引发菌群失衡,促使蛀牙形成;酒精同样会影响口腔菌群平衡,使致病菌繁殖,引发牙周病、口腔溃疡等。
- 定期检查不可少:建议成年人每隔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定期口腔检查是指在没有口腔疾病或没感觉口腔有问题的情况下,定期去专业牙科检查,而非等到出现口腔问题才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