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健康管理—两性健康—葳蕤366

偏瘫患者肌力训练方法有哪些

2025-06-04

偏瘫患者的肌力训练主要涵盖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主动助力训练、抗阻力训练、平衡协调训练以及功能性任务训练这几种方式。

被动训练

这种训练方式主要针对肌力处于 0 – 1 级的早期偏瘫患者。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治疗师或者家属协助患者完成关节的全范围活动。重点活动部位包括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伸、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曲等。建议每天开展 2 – 3 次训练,每次每个关节重复 10 – 15 次动作。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有效预防关节挛缩,同时促进神经感觉的输入。

助力训练

当患者肌力达到 2 级时,可借助器械辅助或悬吊减重装置开展助力训练。具体可以利用滑轮系统、弹力带或者水疗浮力等工具,帮助患者完成上肢抬举、下肢踏步等动作,并逐步引导患者自主发力。每次助力训练持续 20 分钟,重点强化近端大肌群的力量。

抗阻训练

对于肌力在 3 级以上的患者,可适当施加外部阻力进行抗阻训练。一般采用哑铃、沙袋或阻力带等器械进行渐进式负荷训练。例如,让患者患侧手握 500 克沙袋完成屈肘训练,下肢绑 1 公斤沙袋做直腿抬高。每组动作重复 8 – 12 次,每周训练 3 次。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患者出现代偿性动作。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通过坐位重心转移、站立位双足或单足支撑等练习,来增强患者核心肌群的控制能力。还可以使用平衡垫或振动平台进行动态训练,并结合视觉反馈进行调节。每次平衡训练时长为 15 分钟,这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步态稳定性,降低跌倒风险。

任务训练

任务训练是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进行针对性练习,比如抓握水杯、系纽扣、上下台阶等复合动作,将肌力训练融入实际功能活动中。建议每天分次完成 30 分钟的训练,以此提升患者运动模式的实用性。

此外,训练要遵循个体化原则,训练体位从仰卧位逐步过渡到坐位、站位。配合热敷或低频电刺激可缓解肌肉痉挛,训练前后要进行 10 分钟的肌肉牵伸。饮食上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每日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 1.2 – 1.5 克计算。同时开展有氧训练,如轮椅骑行或健侧肢体功率车锻炼,每周累计达到 150 分钟中等强度活动。还要定期评估患者肌力变化,若出现关节疼痛或异常疲劳等情况,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最新文章

生酮饮食真那么神?抗癌、减肥、降血糖?医生警告:别乱试,小心伤身!

热点

 

阅读16719

黑巧克力降血糖?牛奶巧克力长胖?真相来了!这样吃巧克力才能健康

热点

 

阅读14468

复合维生素:到底是健康新宠还是健康隐患?

热点

 

阅读18616

宝宝吃手竟藏着这么多学问,教爸妈巧妙引导避免不良习惯

育儿

 

阅读13809

“三高”来袭不再慌!一文读懂高危人群、防治六要点和中医养生防治妙法

热点

 

阅读18779

冀ICP备20220190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