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健康管理—两性健康—葳蕤366

血糖高渗状态究竟有多可怕?5个症状是危险信号!

2025-07-22

血糖超标时,身体内部会悄然发生变化,运输糖的血管往往首当其冲受到损伤,而且小血管受损引发的症状通常比大血管更早显现。在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持续攻击下,小血管管壁内层被破坏,糖蛋白沉积其中,使得血管壁厚度远超常人。

腿脚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本就相对较差。当高血糖致使血管管腔变小、病变严重时,缺血症状便会格外明显,腿脚也就容易发出“警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足部溃烂坏死”是常见的致残原因,也是治疗花费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这除了与双足血液循环不佳有关,还因足部承重大、易滋生微生物,鞋子不合适产生的摩擦也会增加烂脚风险。

腿脚出现以下 5 个症状,可能是血糖失控的信号:

其一,伤口不易愈合。高血糖会让伤口无法获得充足营养,皮肤自我修复能力下降,一旦出现皮损,往往长时间难以愈合。血糖失控时,还可能出现无痛性水泡,多见于双腿及足部,外壁薄,含浆液,通常 2 – 6 周自行消退,切勿抓挠。

其二,瘙痒。血糖升高会刺激皮肤末梢神经,导致手脚部位瘙痒,有“蚁走感”,仿佛蚂蚁在皮肤上爬行,夜间症状往往更明显。

其三,腿脚麻木。长期血糖超标会刺激血管内壁,使其“僵硬”,阻碍正常血液循环,进而引起腿脚麻木

其四,出现“糖斑”。即胫前糖斑,小腿前侧会出现边界清晰的褐色斑块,不痛不痒,是糖尿病较特异的皮肤病变。

其五,皮肤皴裂。高血糖会损害自主神经,使皮肤出汗减少而异常干燥,同时部分体液从皮肤流失,引起皮肤脱水,导致干燥皴裂。

控制血糖,关键在于“降”和“稳”。血糖波动过大会加速并发症的出现,包括心梗、脑梗等大血管病变,以及眼底出血、肾功能损害等小血管病变。一个简单的评测方法是,用一天内最高血糖值减去最低血糖值,差值大于 4.4 毫摩尔/升,说明血糖波动过大。当然,血糖并非越低越好,成年 2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 4.4 – 7 毫摩尔/升,餐后 2 小时血糖控制在 10 毫摩尔/升以下,可大大降低危害。

控糖需长期坚持,以下方法有助于降低并稳定血糖:

主食增加粗粮,如薯类、玉米等,可延缓餐后血糖升高;食物吃“硬”不吃“软”,需细细咀嚼的更利于稳定血糖;放慢吃饭速度,一餐吃 30 分钟以上,增加饱腹感;

调整吃饭顺序,先吃菜和肉,再吃主食;健康吃水果,关注 GI 和 GL 值,苹果、梨等升糖较慢;烹调方式简单些,避免食物升糖指数升高;早饭、晚饭早点吃,预防低血糖和减少胰岛素抵抗;将运动养成习惯,有氧和抗阻运动联合进行,既能降血糖,又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

最新文章

警惕!体检报告里的“无害”结果,或许正在摧毁你的肝脏

热点

 

阅读12566

30岁和45岁:人体衰老的两个关键转折点

热点

 

阅读12657

久站、久坐、跷二郎腿……这几个行为习惯正在毁掉你的腰

健康

 

阅读12423

夏天膝关节疼痛高发期!科学防治方法务必掌握!

热点

 

阅读14168

四缝穴这个人体手部“宝藏奇穴”,竟能消食导滞祛痰化积,守护全家健康

健康

 

阅读10129

冀ICP备202201903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