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因其高营养价值,向来备受青睐,世界各国的膳食指南大多都建议人们每日饮用一杯牛奶。然而,当下牛奶市场品类繁多,除了常见的鲜牛奶、纯牛奶,还有早餐奶、高钙奶、果味奶等。不过,有说法称这些牛奶属于“调制奶”,营养价值低,是“垃圾奶”。那么,究竟什么是调制乳?它的营养价值究竟如何?调制乳真的比不上纯牛奶吗?
调制乳的定义与分类
除了发酵的酸奶,我们日常饮用的未发酵牛奶,按是否添加其他成分,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不添加任何其他东西,仅进行杀菌处理的牛奶,包含巴氏奶(鲜奶)和灭菌乳(常温奶、纯牛奶)。巴氏杀菌乳是将新鲜生牛乳经过净乳、预热、均质,再通过低温杀菌制成,杀菌方式通常采用 72 – 80℃、15 秒钟或者 89 – 90℃、1 秒钟,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鲜奶”。灭菌乳则是将新鲜生牛乳经净乳、预热、均质后,在连续流动状态下,加热到 132 – 140℃,保持 2 – 4 秒钟杀菌,随后冷却、灌装,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纯牛奶”。实际上,纯牛奶和鲜奶只是杀菌温度不同,营养价值并无明显差异。
第二类是添加了其他成分的牛奶,都属于调制乳。调制乳的标准是以不低于 80%的生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一些其他原料生产出来的产品。这种分类只是管理方式的不同。
调制乳并非“垃圾奶”
很多人认为调制乳营养差、是“垃圾奶”,原因是调制乳中牛奶含量最低为 80%。这其实是对调制乳的极大误解。80%只是最低要求,并非所有调制乳都只有 80%的牛奶含量,它也可能是 99.99%。调制乳与非调制乳只是分类管理方式有别,并无好坏之分。添加其他成分的调制乳出现,是为了强化营养或改善口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这就如同水和饮料,从补水角度看,水足够好,但很多人觉得水味道乏味,需要不同体验,于是就有了各种口味和营养的饮料。而且,调制乳不只是调味,还能增加营养,比如有添加水果、谷物的,还有添加营养强化剂的。但很多人总是拿只调味的调制乳与优质的纯牛奶作比较。
调制乳的优势众多
与纯奶相比,调制乳对脂肪和蛋白质的产品标准限值看似更低,但这只是最低标准,并非所有产品都如此。实际上,如今市场上很多调制乳产品的营养价值甚至高于纯牛奶。按照标准,只要添加了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从分类管理角度就属于调制乳。
例如高钙奶、高 DHA 牛奶、维 A 奶、维 D 奶等,这些牛奶一般会额外添加维生素 D、维生素 A、钙、DHA 等营养成分。营养强化是国际上的常规做法,美国 FDA 要求液体奶和淡奶需强制性强化维生素 D,其余食品可自愿性强化;加拿大要求脱脂牛奶强化维生素 A 和 D。牛奶的营养强化能提高营养价值,对人的健康,尤其是生长发育期的孩子益处重大。和纯牛奶相比,营养强化的牛奶虽在分类上作为调制乳管理,但营养价值远高于鲜奶、纯奶。
又如,很多人不敢喝牛奶是因为乳糖不耐受,饮用后会拉肚子。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研发了无乳糖或低乳糖的牛奶。这种牛奶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乳糖酶,提前分解牛奶中的乳糖,没有了乳糖,就无需担心乳糖不耐受问题,饮用起来更舒适、无后顾之忧。但按照现行标准,添加乳糖酶就属于调制乳。
挑选牛奶的方法
- 根据条件选择:纯牛奶、鲜奶、调制乳都是优质牛奶,大家可根据自身条件挑选。比如鲜奶需冷藏保存,若出差或没有冰箱,建议选择纯牛奶或调制乳。
- 正确看待调制乳:调制乳可以购买,不必一概否定。80%只是最低要求,调制乳中也有营养价值很高的产品,如营养强化奶、无乳糖牛奶等。
- 关注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选牛奶关键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通常蛋白质超过 2.3g/百克的牛奶都是不错的选择。牛奶使用比例越高,蛋白质含量通常也越高,整体营养价值也更高。
- 结合口味选择: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挑选调制乳。有些调制乳会添加糖、香精,大家可根据口味选择,同时要在健康与美味间做好权衡。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添加香精,产品依然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