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癌症等慢性病患者而言,健脾补脾更是关键中的关键。那么,究竟该如何有效健脾补脾呢?以下这些建议,值得大家参考。
饮食调理有妙招
- 早餐喝薏米粥:每日早餐,取60克薏苡仁熬煮成粥,不加盐及其他任何调料,将粥全部吃完即可。
- 常喝“四宝粥”:“四宝”即莲子肉、山药、薏米和芡实。按照1:1:1:1的比例配好,打成粉,熬粥时放上几勺。也可先把这四样食材一起煮熟,再用料理机打碎食用。若买不到这四样,用其他食材熬的粥也可。
- 每顿七成饱:中医认为,吃少了能补气,吃多了则伤气。民间也有“少吃多滋味,多吃伤脾胃”的说法。我们应像养生家倡导的那样,饿了就吃。但现在很多人饮食无度,不是因饿而吃,而是被视觉、嗅觉、味觉诱惑,或受广告影响而吃。结果吃坏了脾胃。其实,何时该吃应听从肚子的召唤,肚子饿、肠鸣时再吃,不饿就不吃。
- 晚饭要少吃:道家有“过午不食”的说法,我们虽不必如此严格,但晚饭少吃很有必要,不饿甚至可以不吃。这样既能节约粮食和时间,还能降低猝死风险,减少生病几率。
日常保健不可少
- 捏脊:捏脊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脊时无需精准对应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捏脊能刺激这两条经络。捏脊好处多多,能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能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同时有滋阴补血、平抑心火的作用。方法很简单,捏起皮肉后放开,再重复此动作即可。
- 按摩补气穴位:经常按摩脾腧穴、足三里、膻中穴、涌泉穴、关元穴、气海穴、太溪穴、百会穴、肺腧穴、悬钟穴这十大补气穴位。
食物选择有讲究
多吃补气食物,如生长在水中和土里的食物,它们吸收地气多,多有补气作用;白色食物大多也有补气功效;能祛湿的食物也多能补脾。像山药、土豆、红薯、香菇、糯米、蜂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脾胃保护需注意
脾胃有“四怕”:一怕冷,中国人胃病高发,且多与胃寒有关,所以要防止寒凉伤害脾胃;二怕湿,脾属阴,易受湿邪损伤,湿邪困脾会导致脾胃问题;三怕甜,甜腻食物易生湿,脾怕湿,所以甜食要少吃,癌症患者更应如此;四怕撑,不能吃太饱。此外,适当运动、多吃素、少忧愁等也是保护脾胃的好方法。
饮食习惯要调整
食量减下来,吃饭速度慢下来。这样虽摄入食物量减少,但吸收的营养未必减少,还能大大减轻脾胃负担。
癌症等慢性病患者,在健脾补脾的同时,若能早睡、睡前泡脚、经常敲胆经,就能气血双补,为治愈疾病、长期带癌生存创造有利条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践行这些方法,为健康加分,为生命添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