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健康管理—两性健康—葳蕤366

这个竟然常被当感冒!呼吸道合胞病毒你了解多少?出现这些症状快就医

2025-07-18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超3300万5岁以下儿童感染,其中约6万患儿因此死亡。它无声潜入千家万户,却总被误认为”普通感冒”,直到孩子喘不上气才惊觉事态严重。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一种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它的名字听起来陌生,但它的危害却远超想象!

1. RSV的“恐怖之处”

· 传染性强:RSV的传染性是轮状病毒的近2倍!它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接触传播(污染的手、玩具、门把手等)迅速扩散。

· 高危人群:虽然所有人都可能感染,但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是重灾区。全球每年约有360万儿童因RSV住院,10万儿童死亡,其中一半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

· 潜伏期短:感染后2-8天就会发病,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极易被忽视,但病情可能迅速恶化。

2. RSV的“季节性”

· 北方:冬春季高发;

· 南方:雨季潮湿时活跃;

· 全年威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RSV几乎全年肆虐。

RSV感染有哪些表现?

RSV感染的症状因年龄和免疫力差异而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婴幼儿和老年人更容易发展为重症!

1. 轻度症状(多数人)

· 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

· 低烧或不发烧,类似普通感冒。

2. 重度症状(需警惕!)

· 婴幼儿:

· 喂养困难、拒奶、异常哭闹;

· 呼吸急促、鼻翼扇动、胸骨凹陷(三凹征);

· 嗜睡、烦躁不安,甚至出现紫绀(口唇发紫)。

· 老年人:

· 呼吸困难、肺炎、心力衰竭;

· 如果本身有慢性病(如COPD、心脏病),风险更高。

传播途径:

· 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病毒可在空气中存活30分钟

· 接触传播:门把手、玩具等物体表面病毒可存活6小时

· 亲密接触:家庭内传播率高达70%,尤其易感染免疫力低下的老人

RSV感染后,真的无药可救吗?

目前,尚无针对RSV的特效疫苗或抗病毒药物,但科学家们正在努力!

对症治疗:

轻症:多休息、多喝水,使用退烧药或雾化治疗缓解症状;

重症:需住院吸氧、呼吸支持,甚至使用机械通气。

抗病毒药物:

α1b干扰素雾化吸入:可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症状;

齐瑞索韦(全球首款口服抗RSV药物):2025年被WHO列入优先药物清单,能缩短病程、降低病毒载量,且安全性高(尤其适合婴幼儿)。

重要提醒:

抗生素无效!RSV是病毒,滥用抗生素反而会破坏肠道菌群,加重病情;

不要自行用药!尤其是婴幼儿,药物剂量需严格计算,务必遵医嘱。

如何科学预防RSV?

既然RSV如此危险,家长和社会该如何防御?以下是最实用的5大措施!

1. 高危人群:戴口罩是刚需!

婴幼儿: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尤其是幼儿园、游乐场;

老年人: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N95口罩;

青壮年:如果自己感染,务必佩戴口罩,避免传染家人!

2. 勤洗手,别小看“15秒”

用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搓洗至少15秒,重点清洁指缝、指甲缝;

接触公共物品(门把手、电梯按钮)后,避免用手摸眼、鼻、口。

3. 通风和清洁,家里要“消毒”

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高频接触表面(玩具、桌椅、门把手);

婴幼儿用品(奶瓶、安抚奶嘴)需高温消毒。

4. 避免“亲密接触”

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

避免亲吻婴幼儿的脸颊、额头,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

5. 接种疫苗(未来可期)

2023年起,针对老年人和孕妇的RSV疫苗已在多国获批,我国也在加速研发;

家长可咨询医生:是否适合为高危婴幼儿使用预防性药物(如单克隆抗体)。

RSV感染的长期风险

RSV不仅是急性感染的“杀手”,还可能留下长期健康隐患!

· 婴幼儿:感染后可能增加日后反复喘息、支气管哮喘的风险;

· 老年人:可能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甚至死亡。

专家建议:

·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嗜睡等症状,立即就医;

· 对于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使用指脉氧仪),早发现早干预。

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烧、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精神萎靡,请立即前往设有儿科急诊的医院。

在病毒面前,预防永远是最好的处方。 一次认真的洗手、一个及时的口罩、一次明智的隔离决定,都可能成为孩子健康呼吸的守护墙。

最新文章

别再只看实际年龄,器官年龄才是衰老健康新标准

健康

 

阅读10665

防大脑萎缩有妙招,5分钟舌头操+5种食物安排上

健康

 

阅读14005

小小踮脚动作,蕴藏大大健康玄机

健康

 

阅读16197

过度运动原来有这么多危害!这几种运动老人千万不要尝试!

老人

 

阅读11580

初伏来了,建议女人少吃绿豆和黄瓜,多吃这3样

热点

 

阅读12536

冀ICP备2022019038号-2